主持人 陈华欣:孙局长,您好。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可以说农民就业增收是农村振兴的核心和关键。一直以来,人社部门在招聘、培训、服务、维权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致力于农民转移就业率、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禹城启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试点工作,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行之有效的改革之举。您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具体实施了哪些改革举措?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建勇:确实如你所说,农民就业增收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我们作为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工作的牵头部门之一,深感责任重大,也作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改革成效。去年以来,我们禹城的公益岗扩容提质和农民工就业服务两项工作,被省人社厅领导批示推广,山东省“智汇春耕”行动启动仪式和德州市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现场会也在我市成功举行。总的来说,我们是以“四个一”行动为抓手,从四处落笔、四向发力,来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
一是基础处落笔,完善了一个三级就业服务体系。目前,1个市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11个镇街就业创业服务中心、544个村级就业服务站,这样一个覆盖县乡村的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已经全面建成。22名镇街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人员,544名村级就业信息员,全部配备到位。累计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介、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2万多人次。真正做到了有机构、有场所、有人员、有职责、有效果,彻底打通了禹城基层就业服务的“神经末梢”。
二是就业处落笔,搭建了一个全域一网式就业平台。立足我市“一区十园”产业布局,在全省创新实施了“一镇一市场”模式。已经建成9处公益性零工市场,数量在德州市最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家门口的公共就业服务5600多人次,人均增收约5000元。我们大力推广智慧劳务信息平台,采集数据信息13.7万余条,完善提升了“一网一微一端”服务功能,为劳动者提供人岗精准对接的“一站式”就业服务,满足了劳动者多元化的就业需求。
三是人才处落笔,做实了一个人才引育链条。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我们积极探索构建市场化引才机制,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就业创业培训、职业介绍、劳务外包等就业服务。通过大力推行“培训、发证、上岗”一条龙服务,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4750人,发布岗位54110个。目前,禹城有较高资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2家,培训机构10家。
四是保障处落笔,织密了一张兜底保障网。创新实施“六定五有四提升”管理模式,匠心打造了“禹您共享”公益岗品牌。今年安置范围由“六类人群”扩大到“十类人群”,探索开发了红色快递员岗、“四好公路”养护员岗等特色岗位。去年以来,累计开发岗位7530个,安置6294人,落实补贴3402万余元。我们的做法被多个省部级媒体刊发推广。同时,按时足额为近10万名农村老年居民发放养老金,为4466名困难群众代缴养老保险费,确保适龄老年困难群众全部按期领取居民养老金,有效发挥了社保的兜底保障作用。
主持人 陈华欣:好的,感谢孙局长的介绍。相信随着不断的创新和探索,我们禹城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会取得更大的成绩,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改革红利。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建勇:是的,我们会持续发挥改革排头兵作用,围绕扩岗、上岗、稳岗三大关键点,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工作中,形成更多惠及民生的创新性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