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副市长孙现旺谈扶贫开发和农业农村工作

来源: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6-11-01 14:53


  “中国?禹城”政府网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以高度的政治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请问禹城市是如何落实上级关于扶贫开发工作一系列部署要求的?

  孙现旺: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扶贫开发系列精神要求,将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科学制定规划,完善推进措施,扶贫攻坚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一是精准识别、筑牢基础。共精准识别贫困人口6928户12860人。其中,省定贫困户2741户5773人;市定贫困户4187户7087人。二是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在产业扶贫方面,坚持抓大促小,“抓大”,就是集中推进华大基因集装箱养鱼、视界牧业奶牛养殖、向阳坡蔬菜种植等重点产业项目;“促小”,就是各乡镇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分类施策,引导所有贫困户进会、入社、上链,实施了种植、养殖等7大类产业项目。目前,2016年44个产业项目已基本完工。在金融扶贫方面,完成贫困户和经营主体评级授信,与省农业担保公司签订担保协议,注入风险补偿金和贴息资金823万元,按照1:15比例可撬动金融贷款6000万元。在行业扶贫方面,以“五通十有”为基本要求,实施好各项行业扶贫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 “摘帽”任务。在社会扶贫方面,开展村企对接,140家纳税骨干企业与扶贫村结成帮扶对子,并拿出了帮扶方案。在民生扶贫方面,完善医疗救助、特困人员供养、教育扶贫、就业指导等政策体系,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民生扶贫保障。三是精准帮扶、压实责任。明确市乡村各级干部主体责任和直接责任,出台督查问责专项考核办法,对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提拔重用,对工作不力、作风不严不实的,给予相应党纪政纪处分。

  “中国?禹城”政府网站: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头戏,意味着将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业发展质效。请问禹城市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孙现旺:我们以深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结合“以种为主、以养为辅”农业结构实际,以丰富完善“种养加一体化”内容为目标,着力抓好粮、畜、林、菜、渔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提升综合生产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市划定48万亩高产示范方,粮食生产实现“十四连丰”。同时,今年科学调减玉米面积,推广谷子杂粮、夏播蔬菜、甜高粱、苜蓿等经济、饲草作物1.06万亩,积极构建“粮经饲”三元种植模式;备案养殖场(区)442处,建成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区)16处,连续4年获得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1200余万元。成为全市唯一山东省粮改饲示范县创建试点单位,发展青贮全株玉米3万亩,主要供应视界牧业万头奶牛牧场,每亩比脱粒后出售玉米增收200元以上;林木覆盖率达到35.9%,成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以市中办富硒梨、房寺镇爱宕梨、鳌龙核桃、德禹枣业“仲秋红”等为主要品种的新兴经济林基地3.5万亩,每亩助农增收1500元以上;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5万亩,培育300亩以上的设施蔬菜基地22处、1000亩以上15处;发展国省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9处,禹西优质鲤鱼养殖标准化示范区被评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华大基因受控式高效循环水集装箱养鱼项目,利用禹城市新园热电厂的工业余热环保新技术,实现全季节受控式高效循环水集装箱养殖,不改变基因,只优化鱼的生长环境,实现了原生态、纯绿色、高密度、高效益。

  “中国?禹城”政府网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力量,请问禹城市是如何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

  孙现旺:我们鼓励和引导土地适度规模流转,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按照市场需求,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截至目前,通过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22.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9.4%;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15个,带动就业6万余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其中,培育国家级示范社3个,省级示范社6个,省级示范用水协会1个,德州市百强合作社10个;成立家庭农场254个。其中,投资10亿元的视界牧业万头奶牛牧场是集有机饲料种植、奶牛养殖、鲜奶加工、全程低温冷链配送、有机肥生产销售、农业生态观光游开发为一体的国际标准化养殖示范牧场,奶牛存栏量达1.5万头,全部为澳大利亚纯种荷斯坦奶牛,每头奶牛产奶量10吨/年,比国产奶牛多2至4吨,园区饲养场、挤奶大厅等采用德国GEA80位转盘挤奶机、荷兰莱利犊牛自动喂奶机、美国粪污固液分离设备等世界先进设备,有效提高了饲喂和生产效率,保障了奶产品品质,乳脂率、乳蛋白等指标全部符合国际标准;向阳坡现代农业示范园与省农科院联合开发农业物联网,实现园区温室棚环境参数自动监测与反馈。同时,建设蔬菜质量追溯系统,通过扫描产品“二维码”,即可查询该蔬菜单品生产、检测、加工、销售等各个关键环节的数据,实现了蔬菜生产全程可追溯。

  “中国?禹城”政府网站:生态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重要标志和发展方向,请问禹城市在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孙现旺:我们采取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三大举措,积极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格局,有效提升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一是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三品”认证企业55家,建成标准化种养基地196处,累计认证产品110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62个,绿色食品24个,有机产品24种,认证面积77.2万亩。“向阳坡”蔬菜、“嫁春”玉米获德州市知名品牌;辛店镇沙河辛西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登记;视界牧业万头奶牛牧场、向阳坡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舜源生态农牧养殖园成为市级“放心农场”。二是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为契机,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严格农产品、农业投入品监督检查和检疫,在上级例行和飞行检测抽查中,我市蔬菜瓜果和禁限用农(兽)药监测合格率均达到100%。三是积极发展循环农业。按照循环、节能多赢利用原则,在功能糖产业发展中形成玉米种植→玉米、玉米芯作原料生产功能糖→产生的生物质废渣生产纤维乙醇,或作燃料用于生物质发电,或返给农户作食用菌栽培料→剩余废物成为肥料还田利用的循环产业模式。功能糖废渣提取纤维乙醇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二等奖和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国内率先实现工业化生产,解决了纤维乙醇生产与民争粮、与粮争地的难题。今年5月份,我市与中国广核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该集团计划依托禹城丰富的农畜资源,投资5亿元建设生物质能源和天然气项目,实现有机废弃物无公害处理和循环利用。

  “中国?禹城”政府网站:发展农业产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请问,禹城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方面有哪些特点?

  孙现旺:立足禹城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工业理念做大做强现代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培育形成玉米、豆类、畜禽、木材、羊绒、蔬菜六大产业体系。目前,全市重点农业产业化企业达到126家,其中国家级2家(禹王、保龄宝)、省级7家、德州市级22家。一是玉米深加工体系。以保龄宝、龙力、绿健、百龙创园等企业为龙头,功能糖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10万吨,年加工玉米和玉米芯240万吨,企业以高于市场10%—20%的价格收购玉米粒和玉米芯,农民每亩增收200元以上。我市功能糖产业进入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成为国内最大的功能糖生产基地。二是豆类深加工体系。以禹王、金冠、鲁樱等企业为龙头,年加工大豆40万吨、低温豆粕12万吨、大豆分离蛋白5万吨、食品馅料50万吨,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豆沙馅生产基地。三是畜禽深加工体系。以东君、和美、六和等企业为龙头,培育规模以上畜禽加工企业52家,全年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3.3万吨、3.5万吨和11.4万吨,成为京津济地区重要的优质畜禽产品供应基地。四是木材深加工体系。以贺友、坤达木业、柏斯工贸等企业为龙头,年可加工转化各种木材500多万立方米,带动用材林生产基地30余万亩,农民每亩增收1200余元。五是羊绒深加工体系。以鲁银、德信、瑞源等企业为龙头,年加工标准纱5000吨、羊绒衫300万件,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8000余人,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半精纺生产基地。六是蔬菜深加工体系。以朝日、鸿兴源等企业为龙头,年加工蔬菜25万吨,带动蔬菜种植15万亩。六大农业产业体系的培植壮大,构筑起了工业主导、农业配套、三产联运的发展格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最大程度提升。

  “中国?禹城”政府网站:实践证明,高效的农业基础设施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保障之一,请问,禹城市基础设施现状是怎样的?农业生产保障作用发挥的如何?

  孙现旺:工作中,我们整合各类农业项目和资金,集约投入,农业设施化水平不断提高,创造出禹城农业生产条件的三个特色:一是财政投入持续化。自2013年以来,市财政每年统筹1000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其中,400万元用于乡村两级工程奖补。截至目前,乡村两级清淤河沟570条,动土方732.6万立方米,新建及维修桥涵闸等水利设施700座,彻底解决了“地难浇、涝难排”问题。二是农田灌溉计量化。连续六年实施高效节水项目,总投资2.1亿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3万亩。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全国领先的远程测水量水和灌溉管理决策支持两大系统,有效提高了农田灌溉效率。同时,在管理上,探索完善“灌溉服务中心+总会+分会+会员”新型管理机制,通过分类分层管理,有效确保了工程长效运行。项目实施以来,主要取得了“四省两增”的显著成效。 “四省”:1、省水。由于项目区全部采用管道灌溉,用水量明显减少,平均节水30%。2、省钱。每亩灌溉成本由以往40元左右降为现在的不到20元。3、省工。由于协会实行统一管理灌溉,节省了劳动力,农民群众。4、省时。由于灌溉有序,灌溉周期缩短25%—35%;“两增”:1、增产。项目区内粮食亩产比项目区外增产200斤左右。2、增收。项目区群众仅粮食生产一项人均实现增收近400元。三是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农机生产企业30家,年销售总额15亿元,恒特重工、益佳机械企业产品远销美欧、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4万台、联合收割机2280台、免耕播种机230台,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4%,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被列为全省2016年度第一批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县。

  “中国?禹城”政府网站:涉农服务工作是农业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请问,禹城市涉农服务工作主要涉及哪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孙现旺:通过健全完善涉农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全力助推现代农业良性发展。一是积极构建“互联网+农业”体系。以国际商贸港为依托,建立了集电商孵化、产业集聚、公共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电子商务产业园,搭建便捷高效的农产品、农资互联网交易平台,已有保龄宝、福田等多家重点农业产业化企业入驻办公。与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中科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智慧农业”战略合作,推动农业云计算、农业大数据、农产品食品安全等相关“互联网+农业”项目和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搭建便捷高效的农产品、农资互联网交易平台,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商城等7家农村电商建立合作关系,建设乡村服务站点1490个。二是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模式。建成市级农村产权交中心,12个乡镇全部设立农村产权交易所,1007个村均确定1名信息联络员,实现了全市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建设的全覆盖;办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登记业务7笔,支持涉农贷款200余万元。三是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充分发挥中科院、农科院驻禹实验站科技优势,按照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积极推广“四节一网”(节能、节水、节肥、节药,现代农业信息网)、“一喷三防”等先进农业技术,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体系。

  “中国?禹城”政府网站: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衷心祝愿禹城的扶贫开发和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孙现旺:感谢“中国禹城”网站以及广大网友对禹城市扶贫开发和农业农村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祝愿“中国禹城”网站越办越好!

禹城市人民政府主办 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地址:山东省禹城市行政街923号 联系我们 政务邮箱

鲁ICP备130272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48202000166号   网站标识码:3714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