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建设教育强市办人民满意教育

来源: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17-09-13 17:12

 


      “中国禹城”政府网站:近两年,全市教育工作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您能不能介绍一下教育工作的具体思路?

  张祖义:今年以来,教育局党委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我市教育工作实际, 提出了 “一二三四五”教育工作思路,即紧扣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个主题;做好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多向高校输送人才两篇文章;抓好机关干部、校长和教师三支队伍建设;突出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改革、学校安全四项要点;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规范型五型机关。以崭新的精神风貌,积极的工作态度,优质的服务水平,规范的管理措施,推进全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禹城”政府网站:优质的教育离不开优质的办学条件。近年来,禹城市不断加大在学校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人民群众都能感受到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翻天覆地的变化。请您具体的介绍一下禹城市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作了哪些工作。

  张祖义:为保障学校标准化建设,禹城市建立了校舍建设指挥部,围绕“校舍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大班额问题、全面改薄”四大任务,统筹推进全市校舍建设工作。两年来,新建校舍45万平方米,教育基础设施投入达到7亿多元,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校舍楼房化率达到75.1%,比2010年提高52.8%,提前两年完成“全面改薄”任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既解决了普九以来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又为今后禹城教育均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市具体实施了五大建设工程:一是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投资8000万元,新(改扩)建24所幼儿园,目前,1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完成独立建制,并全部通过省级示范性幼儿园验收;二是城乡教育综合发展PPP项目。总投资3.4亿元,国家开发银行为该项目融资2.4亿元,一次性解决了全市所有乡镇初中的校舍、餐厅、操场等标准化建设问题,被省财政厅称为“禹城经验”,入选了全国第三批PPP示范项目,我市9000余名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良好的教学条件。三是农村小学综合改造提升工程。以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四化”为主题,投入6000万元,对农村小学原有校舍实施综合改造,新建、维修校舍10.47万平方米,新建21个塑胶运动场地、10所小学食堂,完成农村学校旱厕改造,所有农村小学校舍全部达到省定标准。四是解决大班额工程,在城区规划新(扩)建6所学校,总投资4亿元,新增校舍面积12万平方米、9600个学位。五是教育教学设施配套工程,累计投入1.1亿元,采购计算机4776台、建设多媒体教室998座,理化生实验室及各类专用功能室805座,音体美教室242座,购置图书70.7万册、课桌凳26641套、学生用床2360张,学生宿舍空调1162台、淋浴设施108套,以及其他教学、生活设施。义务教育学校内配设施全部达到省定标准,办学水平向着标准化、现代化、均衡化迈出坚实一步。

  “中国禹城”政府网站:当下,国家、省市都将教育均衡当做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请张局长具体谈一下我市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哪些措施?

  张祖义:好的。先说一下总的成效,我市是2016年德州市唯一一个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检”的县级市,也是德州市第三个通过“国检”的县市区。站在新的起点,突出均衡上水平,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基于此,禹城市以“多建学校、快建学校、建好学校、办好学校”为着力点,努力开创“后均衡时代”新境界,使区域教育质量迅速提升。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努力追求“四个高层次均衡”。一是办学条件均衡。在去年已基本完成校舍建设的基础上,对尚未实现运动场地塑胶化、校园环境优质化、教学设施现代化的农村学区小学,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学校办学条件,强化办学质量保障,实现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跨越式提升,使城区、农村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异明显缩小。二是师资力量均衡。以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城乡教师交流机制、教师培训长效机制等一系列完善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机制为手段,大力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做到城乡、校际之间师资水平无明显差异。三是教育质量均衡。不断提高城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力争县域内所有学校按照国家和省定课程设置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实施城乡中小学结对帮扶计划,有效缩小城乡、校际之间教学质量差距;加强教学质量监测,从纵向上使各校同比成绩连年提升,从横向上使城乡之间教育质量的差距逐渐缩小。四是教育机会均衡。实施教育精准扶贫,下大力气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促进教育机会公平,在保障流动人口子女享受教育权利,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的同时,重点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建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的教育精准扶贫链条,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失学。

  “中国禹城”政府网站:张局长,刚才您也谈到要下大力气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那能不能为我们说一下具体化解工作?

  张祖义:为逐步消除我市“大班额”现象,2015年开始,我市规划新建6所解决大班额问题项目学校(大禹实验学校、十里望龙泽实验学校、新湖小学、山师附小禹城合作学校、迎宾路小学、人民路小学),同时,我市还利用PPP融资项目对禹城一中、综合高中、齐鲁中学等3所学校进行扩建,进一步扩容城区教育资源。考虑到城镇化发展需要和未来人口增长趋势,2016年底,我们按照一校一案的要求,逐一摸底清查,结合全市整体规划,聘请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禹城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6—2030)》,就未来15年内我市城区学校布局进行了详细规划。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禹城市解决大班额问题专项规划(2018—2020)》,计划2018—2020年,在市区范围内新建商贸港小学、通衢路小学、山大永锋小学、汉槐街小学等4所小学,人民路中学、解放路中学、山大永锋中学等3个学校,扩容126个小学教学班、78个初中教学班,新增学位9600个。到2020年,我市将全面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

  目前,我市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进展顺利,新湖小学、大禹实验学校、十里望龙泽实验学校小学部已建成投入使用,迎宾路小学、山大永锋学校等5所学校正在紧张建设中。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突出工作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在建项目要加快进度,规划项目力争早日开工,确保全年建设任务顺利完成,推动禹城教育发展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中国禹城”政府网站:张局长,众所众知,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一年来,教育工作取得了哪些喜人的业绩?

  张祖义:回望这一年教育工作,我们格外振奋:无论是学校建设、立德树人,还是均衡发展、内涵建设,抑或教育扶贫、服务保障,全市教育工作都可圈可点,亮点纷呈。

  一是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年年攀升。普惠性发展学前教育,实施两个“三年行动计划”,1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完成独立建制并已被评为省级示范幼儿园;高水平发展义务教育,坚持资源配置均衡化、办学条件现代化原则,构建城乡学校发展联盟,有力抬高农村学校“短板”,2017年中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稳居德州市第一方阵;品牌化发展高中教育,打造“真实教育”品牌,今年高考文化课本科上线1398人,居德州各县市区第1位,上线人数实现6连增;重点本科上线632人,居德州各县市区第2位;内涵式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双师型教师,巩固职教中心创建省级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成果,中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

  二是教育公平得到进一步凸显。阳光招生,入学机会均等。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阳光分班”入学原则,扎紧“择校”“择班”口子;我市公办学校接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零障碍”入学,并享受同等政策。阳光暖情,关爱留守儿童。建立了135所“四点半课堂”, 并将服务时间延伸至中午,彻底解决留守儿童午休晚放等问题,实现了留守儿童动态监管全覆盖。阳光普惠,落实教育扶贫。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禹城市每年拿出800万元专项资金,不断扩大救助范围,兜住贫困家庭学生的就学底线。目前,禹城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义务教育巩固率98.8%,真正实现了没有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三是学校安全管理“更上一层楼”。今年,全市各学校开展逃生演练、安全教育课、专题讲座等100余场次,参与师生6.6万人次,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6.6万份,实现了安全教育人人参与。

  “中国禹城”政府网站:张局长,每年的新生入学工作,家长们都为升学忙碌奔波,为择校广托人脉,只为让孩子得到更好发展。请介绍一下我市主要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入学机会均等。

  张祖义:今年,我们通过认真调研,已明确了市区入学难的热点区域分布,并进行了现状分析,制定并出台了《禹城市普通中小学招生工作意见》、《禹城市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入学原则,扎紧“择校”“择班”口子。实验小学、步云小学、新湖小学、齐鲁中学等城区学校在今年的新生分班工作中,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严格按性别、毕业学校等进行微机随机平行分班,班主任抽签确定班级,然后张榜公布。分班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调班,分班过程全程录像,确保各班生源均衡。再是禁止将骨干教师集中安排到某一个或少数几个班级,力求师资均衡。

  各位家长,由于历史原因各学校的办学基础不尽相同,目前我们还不能完全满足每个家长对教育更高的需求,因此希望各位家长对我们的划片工作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也会进一步改进招生办法,尽最大努力满足家长与学生的需求。

  “中国禹城”政府网站: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近几年我们禹城市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那些重要的举措呢?

  张祖义:教师是教育的灵魂。我们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大教师补充力度,2017年,挖掘全市编制资源,通过多种方式共招聘教师300名,有效补充了解决城区“大班额”及农村学科结构性缺编问题需要。二是强化人事制度管理,制定《禹城市城乡教师交流计划》,探索实行教师岗位动态管理,加强城乡师资交流,今年以来,先后有140名教师下乡支教600余课时,不断缩小城乡师资队伍差距。三是加强教师岗位培训,通过“名师俱乐部”、“教育大讲堂”等一系列教科研平台,开展“千名教师大培训活动”,组织全市教育干部前往东北师范大学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教育干部管理水平。四是深化师德建设,通过“三名”工程、教师节表彰、教师集体宣誓等进行师德整训,在全市教育系统营造“一心一意立德树人、坚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培养五好学生”的工作氛围。

  “中国禹城”政府网站:谢谢张局长接受我们的采访,衷心祝愿禹城教育发展的更快、更好。

  张祖义:感谢“中国禹城”网站对禹城教育工作的支持,感谢广大网友对禹城教育发展的关注,祝愿“中国禹城”网站越办越好。

  

禹城市人民政府主办 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地址:山东省禹城市行政街923号 联系我们 政务邮箱

鲁ICP备130272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48202000166号   网站标识码:3714820003